首届数学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4-09-05 阅读量:3696

       首届数学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重庆融汇国际酒店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与智能分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合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项目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重点专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与优化算法”项目组、中国电科智能系统认知与决策创新中心等联合协办。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袁亚湘研究员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鄂维南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罗智泉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熙霖研究员作大会特邀报告。大会吸引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境内外近100所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与。

       大会开幕式于8月30日上午举行,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郭田德主持。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教授,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戴彧虹研究员,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主席袁亚湘研究员先后致辞,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凌凡和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教授等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校长王国胤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数学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础。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徐宗本院士作了题为“大模型的极限理论:解读智能涌现现象”的特邀报告。他从大模型及其智能涌现的数学描述入手,阐述了大模型涌现现象是由大模型极限的存在性所引起的,而极限架构的存在性则由大模型基块的特性与组装方式决定,并进一步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以及三类尺度率估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从数学角度研究大模型,提出了大模型极限的相关结论与一系列公开问题。

       鄂维南院士作了题为“数学与人工智能”的特邀报告。他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认为当前以GPT为代表的技术路径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建议跳出主流技术框架和思维模式,探索适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路径。

       陈熙霖研究员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从封闭迈向开放”的特邀报告。他分析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后的问题,并以计算机视觉发展为例,介绍了在解决开放视觉问题上的尝试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罗智泉院士作了题为“有限视界优化”的特邀报告,讨论了在固定迭代预算下解决最优步长与超参数设计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了有效解决这种高度非凸问题的一些最新进展。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与智能分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与智能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郭田德教授当选为理事长,香港理工大学孙德锋讲座教授、复旦大学高卫国教授、南开大学王兆军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蒋树强研究员、北京大学夏壁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孙建永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赵克全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韩丛英教授当选为秘书长。

       本次大会汇集了一批杰出的数学专家、统计学专家、计算机领域专家和产业界代表,聚焦数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创新发展趋势及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推动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及多领域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和数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共同进步,促进我校数学及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学与人工智能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